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的:
1、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能从文章中的抒情和议论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叙述议论中作者观点的表达和思想感情的流露;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现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学生对本文的主题的理解不是很难,因此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从课文提供的材料去揣摩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语言蕴含的感情和道理。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课文所提出的问题,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由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掌握下列生字词:
栖(qī) ……此处隐藏37743个字……,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c)1.诗中的“秋”字除了交待季节外,还起什么作用?
2.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3.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
4.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的两次出现,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
1.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表达思念亲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3.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乐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窗、巴往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又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对比,诗人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4. “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